监狱综合征(Ganser syndrome)
有的学者称之为拘禁反应。在拘禁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反应性精神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心情抑郁、失眠、食欲不振、焦躁、幻听,进而经过兴奋、烦躁、拒绝劳动、迫害妄想而产生自杀企图和精神异常等。这是由于犯人对自己的犯罪进行谴责,对家庭感到苦恼,对前途感到绝望等,继而产生的思想僵硬、言语和动作消极及心不在焉的状况。Ganser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分离障碍,其特征是对问题的无意义或错误答案以及其他分离症状,如神游、健忘或转换障碍,通常伴有视觉假性幻觉和意识状态下降。该综合征也被称为胡说八道综合征、胡说八道综合征、近似答案综合征、歇斯底里的假性痴呆或监狱精神病。有时会使用监狱精神病一词,因为这种综合症最常发生在监狱囚犯身上,在那里它可能被视为试图从监狱或法院官员那里获得宽大处理。心理症状通常类似于患者对精神疾病的感觉,而不是任何公认的类别。该综合征可能发生在患有其他精神障碍的人身上,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中毒状态、轻瘫、酒精使用障碍和人为障碍。甘瑟综合征有时可以被诊断为只是装病,但它更常被定义为分离性障碍。
Ganser 综合征的发现归功于 Sigbert Josef Maria Ganser(1853 年 1 月 24 日 - 1931 年 1 月 4 日)。 1898 年,他描述了在德国哈勒监狱等待审判的囚犯的混乱状况。他将意识受损和沟通扭曲,即以近似答案的形式(在文献中也称为 Vorbeireden)命名为该综合征的定义症状。 Vorbeireden 涉及无法准确回答问题,尽管问题的内容已被理解。
Ganser 综合征在 DSM-IV 中被描述为一种未另行指定的解离性障碍 (NOS),目前未在 DSM-5 中列出。这是一种罕见且经常被忽视的临床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之前是极度压力,然后是精神病期间的健忘症。除了大致的答案外,其他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躯体转换障碍症状、意识模糊、压力、个人身份丧失、回声和回声失用。
原因
迄今为止,尚未确定该疾病的确切原因或原因。将该综合征归类为分离性障碍或人为障碍的来源在其提出的病因中存在冲突。因此,有许多关于该综合征为何发展的理论。
Ganser 综合征以前被归类为人为障碍,将症状解释为模仿没有经历过精神病的患者认为是典型的经历。然而,DSM-IV 将该综合征置于“未另行指定的解离性障碍”之下。有证据表明近似答案与健忘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这表明它们具有潜在的分离机制。
甘瑟氏综合症和更广泛的分离障碍类别都与歇斯底里症、精神病、转变、多重人格和可能的假装的历史有关。尽管如此,由于与已确定的精神疾病以及器质性状态有关,该病的病因仍然存在疑问。
根据 Stern 和 Whiles (1942) 的说法,Ganser 综合征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病。作为证据,他们描述了一名患有反复躁狂症和头部受伤的妇女在接受治疗之前的案例,以及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男子的报告,他患有酒精中毒并最近入狱。
Ganser 综合征有时也被称为“监狱精神病”,强调其在囚犯中的普遍性,引发了关于该疾病是否仅出现在该人群中的讨论。在对囚犯的一项研究中,埃斯蒂斯和纽得出结论,逃避无法忍受的情况,例如被监禁,会引发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该研究涉及围绕该综合征的伪装争议,以及通常在该疾病之前的压力成分。
根据 F.A. Whitlock 的说法,Ganser 综合征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疾病,与 Ganser 对这种疾病的描述不相上下。 Whitlock 指出,在器质性脑病或功能性精神病的情况下报告的 Ganser 综合征病例数量是其歇斯底里基础的证据。 Kraepelin 和 Bumke 还认为这种综合症具有歇斯底里的性质。 Bumke 认为这种综合症是歇斯底里的,因为对创伤性情绪事件的失忆症往往比其他疾病更容易发生在歇斯底里症中。给出近似答案被认为是在歇斯底里的人格中产生的。
根据 Mayer-Gross 和 Bleuler 的说法,Ganser 综合征主要发生在癫痫或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
还有一些人声称,可能导致 Ganser 综合征症状表现的器质性疾病必须处于可以轻松做出诊断的晚期阶段。
也有关于患有该综合征的创伤和中风患者的报道。一项调查 Ganser 综合征的神经学基础的研究描述了一名有该疾病症状的患者,他有中风和双额脑梗死病史。他们发现由中风和压力引起的高谷氨酸能状态与分离症状有关系,这表明可能存在使个体易患该综合征的器质性病变。 Wirtz 及其同事(2008 年)描述了一名左半球大脑中动脉梗塞后患有 Ganser 综合征的患者。神经心理学检查揭示了认知功能的非典型偏侧化,得出的结论是,给出近似答案可能与额叶执行脑功能障碍有关。
诊断
Ganser 综合征在 DSM-III 中被列为具有心理症状的人为性障碍。这一类别的标准强调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解释的症状、个人控制下的心理症状,以及承担患者角色的目标,考虑到他们的情况,这是无法理解的。
DSM-IV-TR 将 Ganser 综合征归类为一种分离性障碍,其定义为对问题的近似回答(例如,当与分离性健忘症或分离性神游无关时,“2 加 2 等于 5”)。 ICD-10 和 DSM-IV 没有指定任何诊断标准——除了大概的答案——作为 Ganser 综合征诊断的要求。大多数关于该综合征的案例研究还依赖于近似答案的存在以及甘瑟在其原始论文中描述的至少一种其他症状。通常在给出错误答案时,个人只是略微偏离,表明个人理解了这个问题。例如,当被问及一匹马有多少条腿时,他们可能会说“五”。尽管受试者的回答看起来很困惑,但在其他方面,他们似乎了解周围的环境。除了大致的答案外,健忘症、个人身份丧失和意识模糊是最常见的症状。
尽管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来诊断该综合征,但建议进行全面的神经和精神状态检查以确定其存在以及评估装病的测试。除精神检查外,还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这些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磁共振成像 (MRI) 扫描以排除结构病理学,腰椎穿刺以排除脑膜炎或脑炎,以及脑电图 (EEG),以排除谵妄或癫痫症。
由于其罕见且症状多变,诊断 Ganser 综合征具有挑战性。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取决于个体对精神疾病的概念,从而可能会在患有甘瑟综合征的个体中出现多种症状组合。
治疗
在许多情况下,几天后症状似乎会减轻,并且患者经常在精神病期间出现健忘症。在症状的急性期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患者对自己或他人有危险,则需要进行精神科治疗。建议神经科会诊以排除任何器质性原因。心理治疗也可能被推荐用于确保和维持安全。
Ganser 患者通常会快速而完全地康复。由于 Ganser 综合征可能是对精神恶化的反应,其消退后可能会出现其他精神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因此推荐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
流行病学
通过大约 100 个案例研究,该疾病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据报道,有多种背景的人患有这种疾病。该综合征在历史上被认为在男性中更为常见。然而,Whitlock 推测,男性中 Ganser 的报告率较高可能是由于被监禁的男性比例较高。它最常见于 15 至 40 岁的个体,并且在儿童中也观察到。这个广泛的年龄范围来自案例研究,因此可能不是准确的估计。在监狱人口以外的群体中也观察到了甘瑟综合征。
争议
关于 Ganser 综合征是否是一个有效的临床实体存在争议。例如,Bromberg (1986) 认为这种综合症不是由于或与精神疾病有关,而是一种对法律惩罚的防御。有些人认为这是有意识的撒谎、否认和压抑,将甘瑟综合征症状表现为装病,而不是分离或人为的障碍。
Ganser 综合征的一个案例研究介绍了一名中年男子,他遭遇车祸并希望获得残疾保险福利。由于他有很大的动机,心理学家采取了谨慎的措施,并用伪装的仪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男子在简单的记忆测试中表现不佳,并声称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该患者参加了与其所报告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符的高水平运动等活动,认定为装病。
Estes 和 New 得出的结论是,该综合征症状的动机是逃避“无法忍受的情况”。 Stern 和 Whiles 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理由是 Ganser 综合征出现在一些人身上,尽管心理状况不佳,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希望表现得如此。还有一些人将这种综合症归因于注意力不集中、有目的的逃避、压抑、酗酒、头部受伤,以及无意识地企图欺骗他人,以此来摆脱自己对自己行为的责任。这种对行为的否认可以被视为克服通常在综合症之前的压力事件所带来的焦虑和无助的一种方式。
这些病因学争论集中在 Ganser 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及其在诊断中的重要性。近似答案在甘瑟综合征文献中很突出,引起了那些认为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假装症状的人的担忧。
Ganser 综合征在 DSM-II 中被视为成人生活的调整反应,后来在 DSM-III 中被移至具有心理症状的人为性障碍的类别下。 Ganser 综合征也可以在 DSM-IV-TR 的未指定的解离性障碍 (DDNOS) 部分下找到,但它没有在 DSM-5 中列出,它去掉了 DDNOS 部分并用其他指定的解离性障碍取而代之障碍 (OSDD) 和未指明的解离障碍 (USDD)。尽管如此,国际疾病分类将甘瑟综合征列为分离性疾病。
参考资料:
Whitlock, F.A. (1967). The Ganser Syndrom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13(494), 19-29. doi:10.1192/bjp.113.494.19
Knoblosh, F. (1986). Ganser Syndrome and DSM-III.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3(3), 393-393.
Weiner, H.; Brainman, A. (1955). The Ganser Syndrome: A Review and Addition of Some Unusual Cas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11(10), 767-773. doi:10.1176/ajp.111.10.767
Mendis, S.; Hodgson, R.E. (2012). Ganser Syndrome: examining the aetiological debate through a systematic case report review.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6(2). doi:10.4321/S0213-6163201200020000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2). 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pstein, R.S. (1991). Ganser Syndrome, Trance Logic, and the Question of Malingering. Psychiatric Annals, 21(4), 238-244. doi:10.3928/0048-5713-19910401-1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Text rev.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Cocores, J.A.; Santa, W.G.; Patel L, MD. (1985). The Ganser Syndrome: Evidence Suggesting its Classification as a Dissociative Disorde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Medicine, 14(1), 47-56.
Bromberg, W. (1986). The neglect of Ganser Syndrom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3(7), 937-938.
Koenig, T.; Lee, H.B. (2001). A Case of Ganser Syndrome: Organic or Hysterical?.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23(4), 230-231. doi:10.1016/S0163-8343(01)00147-5
Ouyang, D., Duggal, H. S., & Jacob, N. J. (2003). Neurobiological Basis of Ganser Syndrome. 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5(4), 255–25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3rd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52.
Dwyer, J.; Reid, S. (2004). Ganser's Syndrome. Lancet, 364(9432), 471-473. doi:10.1016/S0140-6736(04)16772-X
Carney, M.W.P.; Chary, T.N.K.; Robotis, P.; Childs, A. (1987). Ganser Syndrome and its Management.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1, 697-700. doi:10.1192/bjp.151.5.697
Enoch, M. D., & Irving, G. (1962). The Ganser syndrome.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38(3), 213-222.
Lieberman, A.A. (1954). The Ganser Syndrome in Psychoses.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20(1-2), 10-16. doi:10.1097/00005053-195407000-00002
Haddah, P.M. (1993). Ganser Syndrome Followed by 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1, 251-253. doi:10.1192/bjp.162.2.251
Miller, P.; Bramble, D.; Buxton, N. (1997). Case Study: Ganser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36(1), 112-115. doi:10.1097/00004583-199701000-00024
name="Whit"
Merckelbach, H.; Peters, M.; Jelicic, M.; Brands, I. and Smeets, T. (2006). Detecting malingering of Ganser‐like symptoms with tests: A case study.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60: 636-638. doi:10.1111/j.1440-1819.2006.01571.x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