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的惊人历史
同理心最初和被遗忘的意义可以教会我们什么。今天有很多关于同理心以及如何培养同理心的讨论。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同理心”这个词是相对较新的;这个词出现在1908年。奇怪的是,它的早期含义与我们今天理解的移情不同;事实上,它的意思几乎相反。
“同理心”一词是在心理学家建立实验室和培训项目以建立心理学新科学的时候被翻译出来的。这门新兴的科学在几十年前才刚刚起步,当时研究心灵的哲学家们开始在实验室里进行知觉和感觉的实验。许多这样的实验室都设在德国的大学里,心理学家需要把德国的科学术语翻译成英语。
1908年,“同理心”这个词作为德语“Einfuhlung”(字面意思为“感觉”)的翻译出现。这种早期的同理心不是去理解另一个人,而是把自己想象的情感和动作投射到物体上。同理心解释了观察者是如何感知一座山或一座建筑的柱子的,就好像它在上升一样,因为观察者将自己向上延伸的感觉转移到了山或柱子上。同样地,观者可以观察到抽象的线条在绘画中移动,因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运动感投射到线条中。同理心被视为艺术乐趣的关键。
心理学家开始进行审美同理心的实验,以发现被试者感知到的棱角分明的线条如狂暴,而向上移动的线条则表现出力量和令人振奋的感觉。把自己和一只小鸟在天空中拱起翅膀、一起飞翔的快乐感觉称为“感同身受”,尽管这个词在1928年还没有被收入大多数词典。有了同理心,自我就能以想象的方式与沉思的对象融合。
如果说同理心最初是有美学意义的,那么美国心理学家开始将其范围扩大到包括对他人的理解。例如,一个人可以将自己记忆中的悲伤情绪投射到另一个人的悲伤表情中,以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事情。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探索了同理心如何帮助临床医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客户。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社会心理学家开始设计实验来衡量一个人对他人的同理心。同理心现在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的偏好做出正确的预测,而不会用自己的想法污染这些预测。当同理心开始表示准确理解他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时,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物体上的美学观点就消失了。
如今,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同理心是一个多层面的术语,它有时包含对他人感受的情感理解,有时描述对他人思维过程的认知把握,有时意味着以关心他人的方式行事。由于这种复杂性,关于同理心的科学研究现在在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了被检查的同理心的类型。
即使今天的同理心是多方面的,大多数心理学家也没有意识到它最早的美学意义。但是同理心理论家们在一个世纪前指出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形式,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心理学家现在称这种能力为模拟,一些人认为人类有一种内在的能力,不仅能把自己投射到别人身上,也能投射到无生命的物体上。
在1944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描述了在屏幕上移动的几何图形,就好像他们故意挡住或追逐其他图形。我们谈论我们的电脑或手机“死亡”,好像它们是有生命的。2007年,神经学家维托里奥·加勒斯(Vittorio Gallese)与艺术史学家戴维·菲德伯格(David Freedberg)合作,证明了当受试者观看抽象艺术时,他们会想象可能产生这些设计的手势或动作。在神经美学的新领域,一些理论家认为,我们想象周围世界的运动和感觉的能力解释了我们模拟和体验美的能力——这些概念是早期同理心概念的核心。
记住这种早期的同理心,我们能得到什么?我们能认识到柱子的活力可能是由于我们向上伸展而活跃起来的,或者是由于我们看到自己的悲伤在一根低垂的树枝上拟人化了吗?
审美同理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的自我不是简单地包含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的思想不是被锁在我们的头骨里。相反,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内在联系。根据早期的共情理论家的观点,与世界的和谐关系是美的体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重新点燃审美共鸣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关注自然世界。如果我们感觉自己更接近自然环境,我们就更有可能以关心和关心来回应它。在气候迅速变化的时代,这样的反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同理心,在历史上被理解为各种各样的同理心,它不仅能将我们与他人联系起来,还能将我们与我们世界的形状和形式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Susan Lanzoni. (2018). Empathy: A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 3
Fritz Heider and Marianne Simmel (194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arent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2), 243-259.
David Freedberg and Vittorio Gallese. (2007). "Motion, emotion and empathy in esthetic experi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 (5), 197-203.
G. Gabrielle Starr. (2013). Feeling Beauty: The Neuroscienc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MIT Press.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