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综合症(Paris Syndrome)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心理疾病,最早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由旅法日本心理学家Hiroaki Ota发现。主要患者是日本人,病因是日本旅游者在巴黎发现真实的巴黎和他们了解的想象的差异巨大进而引发的一种心理疾病。病症表现为恶心、失眠、抽搐、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自卑感、蒙羞感以及被迫害妄想症,甚至是有自杀倾向。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越来越多的日本游客来到巴黎,这种疾病的蔓延趋势值得关注。
巴黎综合症(法语:syndrome de Paris;日语:パリ症候群,罗马化:Pari shōkōgun)是一些人在访问巴黎时表现出的极度失望感,他们觉得这座城市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 这种情况通常被视为一种严重的文化冲击。
该综合征的特点是许多精神症状,如急性妄想状态、幻觉、被迫害感(认为自己是他人的偏见、攻击和敌意的受害者)、现实主义、人格解体、焦虑,以及心身表现,如 头晕、心动过速、出汗等,如呕吐。
虽然这种综合症在日本游客中尤为突出,但它也影响了来自东亚的其他游客或临时住院医生,例如来自中国、新加坡和韩国的游客。
巴黎综合症(Paris Syndrome)
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历史
在法国圣安妮医院中心工作的日本精神科医生 Hiroaki Ota 在 1980 年代创造了这个词,并于 1991 年出版了同名书籍。日精医院的 Katada Tamami 写了一位日本躁郁症患者,他经历过1998 年的巴黎综合症。
巴黎 Htel-Dieu de Paris 医院的医生 Youcef Mahmoudia 后来的工作表明,巴黎综合症是“与旅行有关的精神病理学,而不是旅行者的综合症”。他推测,访问巴黎带来的兴奋会导致心脏加速,导致头晕和呼吸急促,从而导致幻觉的方式类似于(尽管由相反的原因刺激)意大利精神病学家 Graziella Magherini 在她的书中描述的 Stendhal 综合征司汤达的辛德罗姆。
尽管 BBC 在 2006 年曾报道日本驻巴黎大使馆设有“为遭受严重文化冲击的人提供 24 小时热线”,但日本大使馆表示不存在这样的热线。同样在 2006 年,日本驻巴黎大使馆的 Miyuki Kusama 告诉《卫报》,“这种综合症每年大约有 20 例,而且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大使馆已经遣返了至少四名日本公民年。然而,大使馆在 2011 年表示,尽管媒体报道相反,它并没有遣返患有巴黎综合症的日本国民。
易感性
巴黎综合症(Paris Syndrome)
日本游客在巴黎
在巴黎估计每年有 110 万日本游客中,报告的病例数量很少。一份期刊还确定了两种类型的疾病:既往有精神问题病史的患者和没有病史但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表达延迟的患者。 Mahmoudia 在接受 Slate.fr 采访时表示,每年住院的 50 名病态旅行者中,只有三到五名是日本人。
法国报纸 Libération 在 2004 年写了一篇关于这种综合症的文章。在文章中,法日医学协会会长马里奥·雷诺 (Mario Renoux) 指出,媒体和旅游广告是造成这种综合症的主要原因。 Renoux 表示,虽然杂志经常将巴黎描述为一个街上大多数人看起来像模特,大多数女性穿着高级时装品牌的地方,但实际上梵高和模特都没有出现在巴黎的街角。在这种观点中,这种混乱是由流行文化中对城市的积极表现造成的,这导致了巨大的失望,因为体验城市的现实与预期大相径庭:游客面临着一个过度拥挤和乱七八糟的城市(特别是如果与日本大都市)和法国酒店从业人员(如店主、餐厅和酒店工作人员)不那么热情的态度,而没有考虑到过去更安全的城市的游客突然面临的更高安全风险。
2014 年,Bloomberg Pursuits 报道称,这种综合症还影响了每年在巴黎的数百万中国游客中的少数人。法国中国旅行社协会(Association Chinoise des Agences de Voyages en France)会长让-弗朗索瓦·周说:“中国人把法国浪漫化了,他们了解法国文学和法国爱情故事……泪流满面,发誓他们永远不会回来。”文章引用了巴黎旅游局 2012 年的一项调查,其中安全和清洁度得分较低,并指出巴黎警察局网站除了英文和法文外,还提供中文版本。然而,巴黎 Bichat-Claude Bernard 医院精神病学主任 Michel Lejoyeux 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旅行者综合症是一个老故事”,并指出 Stendhal 综合症是由压倒性阳性反应引起的一系列旅游体验症状。
参考资料:
Wilson, Scott (8 July 2015). "Another Japanese celebrity claims discrimination in France; netizens not so sympathetic". japantoday.com. Japan Toda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 August 2020. Retrieved 20 February 2020.
Fagan, Chelsea (18 October 2011). "Paris Syndrome: A First-Class Problem for a First-Class Vacation". theatlantic.com. The Atlantic.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9 February 2021. Retrieved 20 February 2020.
Wyatt, Caroline (20 December 2006). "'Paris Syndrome' strikes Japanese". BBC New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1 October 2009. Retrieved 4 November 2009.
Ota, Hiroaki (1991). パリ症候群 [Pari shōkōgun] (in Japanese). TRAJAL Books [ja]. ISBN 978-489559233-8.
Tamami, Katada (1998). パリ症候群の1症例についての考察 [Reflexions on a case of Paris syndrome]. Nissei Byoin Igaku Zasshi = the Journal of the Nissey Hospital 日生病院医学雑誌 [Journal of the Nissei Hospital] (in Japanese). Science Links Japan. 26 (2): 127–132. ISSN 0301-258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0 October 2013. Retrieved 5 November 2009.
Xaillé, Anne (21 November 2002). "Voyage pathologique: Voyager rend-il fou ?" [Travel pathological: Traveling makes you crazy?] (in French). Assistance Publique – Hôpitaux de Pari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9 September 2011. Retrieved 9 November 2018. le docteur Mahmoudia préfère parler de voyage pathologique ou de psychopathologie liée au voyage, plutôt que de syndrome du voyageur.
Magherini, Graziella (1995). La sindrome di Stendhal (in Italian) (1995 ed.). Ponte alle Grazie. ISBN 88-7928-308-1. Total pages: 219
"Contacts". Ambassade du Japon en France (in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7 January 202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 January 2020. Retrieved 12 April 2020. En dépit d'informations erronées publiées/citées dans (par) divers médias, l'Ambassade du Japon en France vous informe ne disposer d'aucun service téléphonique dévolu au soi-disant "syndrome de Paris" et ne répondra à aucune sollicitation de quelque nature que ce soit concernant ce sujet.
ご意見・ご相談 | 在フランス日本国大使館. Embassy of Japan in Paris (in Japa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16 November 2018.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6 July 2019. Retrieved 12 April 2020. ※複数のメディアにおいて間違った報道がなされているようですが、在仏大使館では「パリ症候群」のホットラインやこれに関するいかなる対応もしておりません。御理解のほど宜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
Chrisafis, Angelique (25 October 2006). "Paris syndrome hits Japanese". The Guardian. Lond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0 August 2013. Retrieved 4 November 2009.
Georgen, Annabelle (26 December 2011). "Paris ou le choc de la réalité" [Paris or the shock of reality]. Slate (in Frenc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31 August 2019. Retrieved 12 April 2020.
Haupt, Tomas (9 December 2019). "Japanese Tourists Show Growing Interest in French Destinations". Tourism Review.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3 April 2020. Retrieved 12 April 2020.
Robinson, Mike; Picard, David (2016). Emotion in Motion: Tourism, Affect and Transformation. Oxon: Routledge. p. 102. ISBN 978-1-40942133-7.
Levy, Audrey (13 December 2004). "Des Japonais entre mal du pays et mal de Paris" [The Japanese between homesick and Paris sick]. Libération (in French).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9 December 2019. Retrieved 25 November 2014.
Nussbaum, Ania (14 August 2014). "The Paris Syndrome Drives Chinese Tourists Away". Bloomberg. Retrieved 12 April 2020.
"Préfecture de police (中文)". Retrieved 12 April 2020. |